•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普通外科

关注今日:9 | 主题:961517
论坛首页  >  普通外科讨论版   >  版务/公告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公告】《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做一本实在、用心的手术笔记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AME出版社
AME出版社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186
    得票
  • 10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5年零359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实用接地气的内容,自由的体裁与幽默的语言,精心制作的图谱与讲课视频……AME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丁香园合作出版的《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即将与大家见面,此书坚持了:
l 原创性:每个章节,每条笔记都是大家在手术工作中总结和感悟出来的,或许并不一定成熟和完美,但一点一滴记录皆为真诚所得!
l 通俗易懂:用较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片来解读相关的手术难点和感到棘手的问题。
l 实用性与趣味性:希望对临床一线的外科医生能够起到方便查阅和乐于阅读、在实际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l 直观性:在每篇的操作内容里均附上图片讲解和统计数据资料,更随书附送光盘,录制了作者对文章的精彩解析与拓展补充。使其更丰富、直观、明了。
l 专业性:对笔记的涉及内容,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点评,给出每篇笔记进行了较合理、较准确的评价,能够让大家共同进步。
AME科研时间系列医学丛书002
《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3月面世!


新书寄语:
读书要认真,做人要踏实,做学问要严谨
外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外科医生不但要有科学的思维,还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并且要操作得很精巧,犹如一个雕刻家雕刻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一样。所以,一个外科医生必须具有将手和脑的工作高度结合的能力,用精湛的操作技术来完成各种手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年轻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其自身的努力,更需要老一辈外科医生鼓励、指点和帮助,让他们很快、很好地挑起承上启下的艰巨担子。
《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图册、一个录像集。分享了40余位一线临床中青年胃肠外科医生在学习、实践腹腔镜胃肠手术过程中的见解、经验、感悟与技巧;讲述了这些优秀年轻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切身感受与教训,并总结了其经过反复思考与探索后得到的经验与技巧。这本书的编写与出版,为我国胃肠外科领域中青年医生如何做学问树立了一个典范。
做学问,就是怎样为人民多做出点贡献来。第一,要勤奋,要珍惜时间。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有些成就,取决于他的天赋和勤奋。所谓天赋就是说他对事业(例如医学事业)有较强的反应、理解和实践的能力。但这个天赋如果不通过刻苦地学习锻炼,不勤奋钻研实践,则有限的天赋也就很难获得发挥和成就,所以重要的是勤奋,而勤奋是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脑和双手里。天赋和勤奋的融合对每个人获得优异成就起着主导作用。第二,要打好基础,扩大知识面。我一直提倡年轻医生毕业后的轮转制度,不要马上固定专科;专科是需要的,但毕业后立即专一科不好。人体各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种疾病,或多或少地涉及整体,因此年轻医生要全面掌握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要知道基础是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在宽广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具有创新的能力。第三,要勤于思考,善于探索。这就是年轻医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想问题,从而求得答案,这样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几句名言,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陶先生用极其通俗的语言说出手脑并用的重要性,这对一个医生来说更加重要。第四,做学问一定要严谨求实,注重科学道德。近年我国医学事业发展迅速,医学科研成果累累,但另一方面一种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现象也出现在学术研究领域里。这种现象日趋严重,迫切期望医学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的一代,要注意这种不良的现象;提倡实事求是,注重科学道德,树立正确的科学学风。
我由衷地期望年轻一代医生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医生,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最后我提出一句话:“读书要认真,做人要踏实,做学问要严谨”,愿与各位年轻医生共勉之。
季加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重点实验室胃癌研究室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目录:
目录
编者风采
丛书介绍/汪道远
序(一)/季加孚
序(二)/李勇/李子禹/臧潞
第一部分:基础篇
第一章:小纱布,大技巧——聊聊纱布在腹腔镜胃肠手术中的应用-吴德庆
第二章:腹腔镜手术视频的采集要点-刘晶晶
第三章:单极电外科器械在腹腔镜胃癌中的应用体会-刘凤林
第四章:你是我的眼——腹腔镜胃肠手术扶镜手感悟-王俊江,郑佳彬
第五章:现代能量外科:基础能量vs.智慧能量-李勇
第二部分:胃手术篇
第一章:开腹手术向微创手术的过渡——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实践历程与感悟-王宽
第二章:腔镜胃癌那点事儿——我的腔镜胃癌之路-黄华
第三章: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常见难点及处理策略-郑朝辉
第四章:做个好导演,你也可以是腔镜届的“张艺谋”-——腹腔镜下全胃切除、D2淋巴清扫的手术步骤及解剖要点-余江
第五章: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术中常见的出血部位、原因和对策-余江
第六章: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陷阱与对策-臧潞
第七章: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臧卫东,刘胜,陈晓晶,刘文居,魏丞,林志涛,滕文浩,何皓
第八章: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D2根治术-臧卫东,刘胜,陈晓晶,刘文居,魏丞,林志涛,滕文浩,何皓
第九章: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之幽门下区至胰腺上区的完美过渡-朱甲明
第十章: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朱纯超,赵刚
第十一章:腹腔镜胃癌手术入路的探讨与手术简化——让腔镜更平易近人-尤俊
第十二章: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尤俊
第十三章: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助手配合的要点和技巧-郑朝辉
第十四章:浅谈腹腔镜胃癌手术中术者的站位选择-王宽
第十五章:胃癌根治清扫术后并发症-宋武
第十六章:战士心路——早期近端胃癌保留功能手术笔记-武爱文
第十七章:浅析腹腔镜在胃癌诊治方面的应用-李子禹
第十八章:胃旁路手术治疗糖尿病及修正手术-吴良平,戴晓江.
第十九章: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7种食管空肠吻合方法-王伟,郑燕生
第二十章: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原位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全方位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王伟,郑燕生
第三部分:结直肠手术篇
第一章:步步为“赢”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朱甲明
第二章: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邓海军
第三章: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扩大)根治术-李勇
第四章: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之比较-马君俊
第五章: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术中出血的防范与应对-马君俊
第六章:腹腔镜右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入路选择-冯波,郑民华
第七章:腹腔镜乙状结肠手术的攻略秘籍-李敏哲,沈荐
第八章:腹腔镜辅助横结肠癌根治术-王俊江,吕泽坚
第九章:减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李智
第十章:盆自主神经为指引的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尤俊
第十一章:腹腔镜直肠癌解剖层面的显露和张力的把握-叶凯
第十二章: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层面的选择与寻找-郭银枞
第十三章: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外科思考——由一起医疗纠纷谈起-邱兴烽
第十四章: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经验与体会-邱兴烽
第十五章:直肠及乙状结肠选择血管处理策略的手术-宋武
第十六章:肥胖患者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体会-张文斌,许新才
第十七章:腹腔镜直肠癌返折下直肠系膜环周切缘——完整切除策略与技术要点-张庆彤
第四部分:后记
主编专访/李勇
主编专访/李子禹
主编专访/臧潞

新书试读与收藏链接: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之幽门下区至胰腺上区的完美过渡:
http://kysj.amegroups.com/articles/1643
单孔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Ⅲ期结肠癌的辅助治疗:
http://kysj.amegroups.com/articles/1644
纸质版购买链接:http://www.biomart.cn/infosupply/20326684.htm
电子版购买链接:http://www.biomart.cn/infosupply/20326685.htm
新书即将发售,敬请关注 科研时间 公众号(amegroups),我们将通过微信陆续放出试读章节及作者专访,更有送积分、赠签名书活动等您来参加!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5-01-26 10:34 浏览 : 7185 回复 : 18
  • 投票 3
  • 收藏 28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丁香期刊 编辑于 2015-02-09 15:50
  • • 春节排班出来了吗?除夕当天、初一、初二、初三全都在上班
楼主 AME出版社
AME出版社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186
    得票
  • 10
    丁当
  • 2楼
主编
李勇
中山医科大学微创外科硕士,肿瘤学博士,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胃肠肿瘤规范化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主持广东省科技厅课题一项,参与多项胃癌、结直肠癌的国家级和省级研究课题,获卫生部二等奖一项,2010获《中华外科杂志》全国青年外科医生五十强,2011年中国外科周(CHINESE SURGICAL WEEK)青年外科医生手术视频比赛全国第二名,2012大中华腹腔镜结直肠外科学院手术达人秀比赛全国第二名。参加MASCOT,AVANT等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担任国内两项多中心临床试验PI单位秘书。CSCO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李子禹 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 大外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胃肠分委会常务委员。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资助等多项胃癌的相关研究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并获得了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学科骨干及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卫生人才“百”层次人选。
臧潞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肿瘤外科医师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通讯编委。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法国尼斯大学附属L’Archet医院消化外科担任外籍住院医师(F.F.I),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胃外科、日本大分大学第一外科作高级访问学者,师从世界腹腔镜胃癌手术第一人Pr.Seigo Kitano,开展胃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研究。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委课题《腹腔镜新技术根治胃癌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多项研究课题获奖,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推广应用》获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结直肠肿瘤微创手术的技术规范与临床应用》获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微创超低位直肠保肛手术关键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获201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近年来发表论著60余篇,编写多本著作,其中主编《外科学》(法文版)。
副主编
臧卫东
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等肿瘤根治手术。发表论文10余篇。Sci文章一篇。曾获福建省外科学会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手术视频比赛获第一名;腹腔镜直肠手术获第二届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腔镜达人华南赛区获第一名 ;第五届中日胃癌高峰论坛 二等奖;腹腔镜直肠手术 第二届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腔镜达人全国总决赛冠军等。
李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河南省胃肠道肿瘤微创诊疗中心主任。
1994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系,1994年至今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工作,2010年曾在德国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肿瘤的外科治疗。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河南省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河南省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郑朝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曾在2011年全国青年普通外科医师手术视频大赛上以腹腔镜胃癌手术视频获二等奖,是该项赛事中所有参赛胃癌手术视频的最高奖。作为副主编参与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技巧》。多次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和福建省医学进步奖。
朱甲明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委员会青年委员。吉林大学十大青年标兵—-医疗标兵、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优秀教师。曾先后荣获2014年东亚青年power show选拔赛三等奖,世界内镜医师协会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杰出青年医师奖,2012年第七届全国胃癌学术大会腹腔镜胃癌比赛第一名,2011年全国青年医师手术视频播客大赛三等奖,2011年上海国际肛肠外科周腹腔镜组手术竞赛第二名等,2011年大中华结直肠腔镜达人总决赛全国第二名,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两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近十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二十余篇。
余 江 副主任医师,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
师从李国新教授,参与开展了上千台腹腔镜胃肠手术。获2013年中国中青年医师胃癌手术视频大赛“Braun外科医师奖”等;发表SCI论文5篇,参编专著3部,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亚洲腔镜及内镜外科医师协会(ELSA)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青委会副主委、《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通讯编委等。
刘凤林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目前为上海普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分会青年委员。率先在国内进行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手术表演。曾在美国,德国进修普外专业技术,多次赴日本,韩国和欧洲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并获得优秀论文。在第四届中日韩胃癌外科高峰论坛上曾做现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表演,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参编专业书籍4本。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微创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肿瘤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等。中华实验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编者(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邓海军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
现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与营养支持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院长基金多项,参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副主编及参编专著各1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为《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通讯编委、《肿瘤代谢与营养杂志》编委。
冯波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胃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微创手术关键技术研究。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微创外科学组秘书,《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通讯编委。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重点项目1项与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1项,并入选上海交通大学晨星计划。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以及中华医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赴美国Cornell大学医学院附属 New York Presbyterian 医院结直肠外科任访问学者。2012年担任国家863项目的联系人,开展腹盆腔外科经自然腔道及单孔腹腔镜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推广。
郭银枞 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普外三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腔镜内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肠专业组委员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曾获得首届全国结直肠腹腔镜比赛冠军,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结直肠达人赛结肠组第二名;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学院结直肠达人赛决赛第三名等。
黄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从事外科工作近20年,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外科治疗,精通腹腔镜微创胃癌根治。对胃癌肝转移的机制及综合治疗也有深入的研究。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American Gastrointestinal and Endoscopic Surgeons, SAGES)国际会员,欧洲内镜外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Endoscopic Surgery, EAES)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曾到国内外多家著名医院交流访学。近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评审专家,《J Cancer Res Clin Oncol》,《CanceScience》,《中国癌症杂志》等杂志审稿人或特约编委。
李敏哲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

中国中医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内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肠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青年专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已成功完成各种术式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数千例,发表论文多篇,参与《胃肠癌手术学》和《腹水诊断学》、《胃肠外科诊疗与风险防范》等书籍的编写工作。
刘晶晶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获得硕士学位。在科领导的支持下组织筹备了《2011全国胃癌巡讲-长春站》、《第五届全国外科医师年会》等大型学术会议。荣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参与吉林省科技厅研究项目两项。工作三年发表学术文章近十篇。
马君俊 外科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美国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纽约长老会医院结直肠外科,访问学者。目前担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CATP胃肠外科讲师团讲师。擅长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内镜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等各种微创治疗。至今已发表科学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篇,SCI收录6篇;参编学术著作5部:《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规范与指南》,《肿瘤外科手术学》,《肿瘤外科手术彩色图解》等。研究成果获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
邱兴烽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

任亚洲内镜与腹腔镜外科医师协会(ELSA)会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中青年医师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肠肿瘤学组委员;CATP胃肠手术讲师团成员;2010年获首届全国中青年外科医师综合技能展示大赛50强;2014中国中青年医师胃癌手术视频大赛“阳光长城奖”; 2014年大中华结直肠腔镜外科手术视频大赛总决赛第一名。在中华系列期刊发表多篇论著。
宋武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腺外科。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微创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肿瘤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广东省分会热灌注化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广东省分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微创与生物治疗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外科管理分会秘书长。
王俊江 医学硕士,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会青委会委员兼秘书、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肿瘤防治管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 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和微创治疗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2003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并留校任教 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王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分会中青年委员;世界胃癌联合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membership)会员;卫生部全国卫生人才评价委员会成员;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胃肠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第四届省级干部保健专家。
王伟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
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学会会员(SAGES),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吴德庆 外科学硕士,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
消化道肿瘤MDT的成员;曾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参与CLASS01, ASCOLT, RESOLVE等多中心临床试验。
吴良平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状腺及糖尿病外科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症及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全军糖尿病外科学组副组长;全军机器人及腹腔镜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委员会常委;广州战区战创伤委员会常委;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二十余年,擅长经腹腔镜微创治疗各种普通外科疾病,累及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3000余例。在国内较早从事肥胖症及代谢病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新技术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武爱文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
研究方面,早期从事COX-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及大肠癌临床治疗的系统研究。此后,转向胃癌新辅助化疗、胃肠道间质瘤以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论著10余篇, 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5篇,参编论著译著8部,承担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课题、院内科研基金各一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
叶 凯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行政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专业腹腔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中青年委员、福建省外科学胃肠外科学组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手术、综合治疗和规范化治疗。曾先后荣获2012年大中华腹腔镜直肠手术达人赛华南分区赛二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2013福建省青年外科医师手术视频比赛荣获一等奖。2013年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三等奖。2014年大中华腹腔镜直肠手术达人赛南区赛第一名。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SCI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0余篇。
尤俊主任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腔镜内镜专家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胃癌学组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福建省医学会胃肠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厦门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厦门肠内与肠外营养协会常委。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洲大学访问、学习;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附属Bundang医学院访问、学习。
张庆彤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2006年开始从事结直肠癌的腹腔镜微创外科工作,能够出色完成各类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已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800余例,包括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右半结肠D2手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全大肠切除术等。现任辽宁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协会委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及“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委。中国北方肿瘤医院微创手术协作组结直肠肿瘤微创手术巡讲专家。CATP中国结直肠微创外科手术指导教师。主要致力于结直肠肿瘤微创外科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张文斌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2013年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腹腔镜胃肠外科协会委员。2014年任抗癌协会大肠癌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2014年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2014年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2009年新疆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1年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参与和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4项,发表SCI论著4篇,核心期刊论著10余篇。
赵刚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助理。

IASGO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肿瘤学组委员。曾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韩国首尔大学学习。发表论文40余篇, SCI收录8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编写《全国专科医师培训教材》。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

郑佳彬
硕士研究生,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主要从事胃肠肿瘤微创治疗研究。
2015-01-26 10:35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丁香期刊 编辑于 2015-01-27 09:45
  • • 【交流】你遇见过哪些令人遗憾的患儿?
楼主 AME出版社
AME出版社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186
    得票
  • 10
    丁当
  • 3楼
写在专访前:“钢铁战士”,是外科学界一个神秘的民间组织,其核心为:老一辈腔镜医生在艰苦工作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扛得住压力,熬得住艰苦,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开创精神。正是这种开创精神,使得“钢铁战士”成为了《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的主创,而作为发起者,李勇也将钢铁战士们“有思想、有激情、有闯劲”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新书出版前,AME出版社科学编辑有幸采访到了李勇,并聆听其讲述这本书的来龙去脉。

原创、有趣、掏心窝子——

李勇:做一本小而精的手术笔记

一拍即合的创作理念
《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诞生的动因是李勇主任时常出去医院进行学术交流、“飞刀”,总是遇到一些刚毕业的实习生或起步不久的医生询问:您在手术中讲解的内容,怎么书上和课本里找不到,与其他医生说的也不一样,为何不写下来?
后来,这些询问化成《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的创作动力,也促使李勇主任在2013年5月的顺德青年论坛上,提出了要出一本帮助年轻医生少走弯路的实用笔记,这个倡议,一经提出,便引起了钢铁战士的共鸣与支持,同时,李勇主任与AME出版社汪社长分享了创作理念——国际化、创新、协作和平等,两人想法一拍即合,出书的计划正式提上议程。有了高执行力的团队,随后的编委会、自由选题、写稿交稿,便变得水到渠成……
出一本“小而精”的特色书
《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的特色在哪?据李勇主任透露,国外一些精巧的医学图书给了他启发,以往我们看的手术书籍,多是由大专家高屋建瓴、系统地叙述手术概况、适应症。而此次出版的《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以分享手术技巧及实战经验为主,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精”,形式也更加自由:可以是故事、散文、笔记甚至杂记,还将找来专业插画师绘制精美插图、示意图,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在这本书中,腹腔镜一线临床医生、中青年学者将掏心窝子地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与读者分享,其中原创性是最受重视的,只有原创,才有吸引力。
“三管齐下”,实用先行
除了小而精、原创性、趣味性,李勇主任还强调了《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这本书会着眼于实用性:“外科医生平日工作繁忙,看大部头作品的时间不多,这种手术笔记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他们明天要去做这个腹腔镜胃肠手术了,今天晚上拿出相关的笔记看一下,就能立马收获一些宝贵经验,立马得到进步与改变,患者的获益也是立竿见影的。为了最大地体现其实用性,最早我们甚至想把笔记做成卡片式,而最终经过斟酌讨论,我们采取了“原创文章+图片讲解+统计学数据分析+随书附讲解视频”的形式,以期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不仅如此,为打造一流佳作,《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的主创团队还将邀请腹腔镜权威专家对每篇笔记进行重点点评,保证其学术上的准确性。
最后,引用李勇主任为《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撰写的序言中一段话来阐述此书的价值与创作初衷:
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已今非昔比,再也不仅有手术刀、钳、剪、镊和丝线这些传统的手术器材,许多新的设备、材料和技术几乎渗透到了外科手术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的仪器设备以及治疗手段在临床上不断被应用,使临床诊断治疗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胃肠外科专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怎样让更年轻的医生快速而健康的成熟起来,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我希望这本小小册子能够在临床工作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注年轻医生的临床成长,为同道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启发,在胃肠微创治疗历史上应有责任和义务留下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受访专家|李勇,中山医科大学微创外科硕士,肿瘤学博士,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曾师从我国著名微创外科、肿瘤外科专家,经过腹腔镜手术、肿瘤规范化治疗严格训练。主持广东省科技厅课题一项,参与多项胃癌、结直肠癌的国家级和省级研究课题,获卫生部二等奖一项。《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主编。
作者| 李媚,AME出版社科学编辑。
2015-01-26 10:3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被曝欠外债20亿、欠薪1年多,全院医护第2次游行讨薪!
楼主 AME出版社
AME出版社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186
    得票
  • 10
    丁当
  • 4楼
李子禹: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外科医生
现阶段大家对于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及可行性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其中腹腔镜手术更是成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治疗之一。在《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中李老师以题目《浅析腹腔镜在胃癌诊治方面的应用》和大家交流现阶段在胃癌的诊治方面应该如何合理应用腹腔镜的相关问题。在和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能真切体会到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外科医生是十分重要的。

与时俱进法则一:清楚认识到腹腔镜≠微创

微创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尽量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创伤,在术后得到更好的康复。李老师指出在开腹手术中精细的操作对术后康复一样重要,这也属于微创。腹腔镜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微创,只是微创理念现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
与时俱进法则二:明确手术治疗的作用和地位
对于肿瘤患者,他们的第一反应基本都会是手术治疗。李老师认为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治疗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现在肿瘤的治疗并不仅仅只依靠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都有着手术无法替代的效果。外科医生的本职工作是将一台台的手术做好,做漂亮。但现阶段外科医生更需要明确手术在每一个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患者接受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合理搭配、安排各种治疗方式,从而最大化手术的疗效。
与时俱进法则三:辩证看待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的代表之一,术后恢复方面有一定优势。李老师还认为腹腔镜手术对于教学和交流,缩短年青医生的学习时间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腹腔镜手术能够将放大的术野切换到屏幕上,使手术参与者都清晰可见,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学习机会。而触觉是现阶段腹腔镜的一个不足,可能会影响到一些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外科医生不能为了要做腹腔镜手术而做腹腔镜手术,而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实际判断。
与时俱进法则四:学习前人经验,弥补自身不足
腹腔镜手术目前还处于在推广期,现阶段我国尚缺乏相应全面、系统的培训体系。《腹腔镜胃肠手术笔记》迎合医学界的需求,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学习腹腔镜手术会起一定引导性作用,有助于他们理解腹腔镜的学习过程。《笔记》中的作者基本都是腹腔镜手术中的先行者,在学习历练中有着各自的一番领悟。在李老师看来这些真实的经验总结而成的学习笔记对于正在探索腹腔镜手术的医生、学者肯定是会有所帮助的,如果笔记中的某一部分内容使后来者能够少走一点点弯路,也不枉费大家的一片心血。但腔镜技术在胃肠肿瘤中的应用尚处在成熟过程中,而《笔记》中的作者均为中青年医生,且内容确实多为有感而发、未加太多雕琢的学习体会;鉴于经验所限、文中肯定有不少厄待改善之处,在此也敬请大家多加指正以助我们在交流中获得进步。
受访者|李子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肿瘤学博士后。
文|周丽桃,AME出版社科学编辑
2015-01-26 10:3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丁香期刊 编辑于 2015-02-10 17:06
  • • 【2021版】讨论: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而非消化科疾病的诊治案例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